今日徐老师最新收到很多同学,咨询关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录取分数线的问题,包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录取位次以及招生人数的数据,本文徐老师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近五年的录取数据做一个完整的分析总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的历年录取分数从低到高的区间为562分至641分,录取位次在16085 至2952排名区间,海南的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可以考虑报考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311名;
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0299名;
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991名;
4、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6085名;
5、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167名;
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2022-2018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完整数据表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22 | 海南 | 物 | 综合 | 573 | 15311 | 18 | 本科 |
2022 | 海南 | 政 | 综合 | 601 | 10299 | 1 | 本科 |
2022 | 海南 | 不限 | 综合 | 603 | 9991 | 6 | 本科 |
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21 | 海南 | 物 | 综合 | 564 | 16085 | 9 | 本科 |
2021 | 海南 | 物 或 化 或 生 | 综合 | 574 | 14167 | 2 | 本科 |
2021 | 海南 | 不限 | 综合 | 590 | 11381 | 14 | 本科 |
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20 | 海南 | 物 | 综合 | 562 | 15791 | 5 | 本科 |
2020 | 海南 | 不限 | 综合 | 576 | 13211 | 19 | 本科 |
2020 | 海南 | 物 或 化 或 生 | 综合 | 580 | 12549 | 1 | 本科 |
4、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19 | 海南 | - | 理科 | 590 | 11006 | 15 | 本科A |
2019 | 海南 | - | 文科 | 651 | 2952 | 10 | 本科A |
5、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海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18 | 海南 | - | 理科 | 579 | 12325 | 15 | 本一 |
2018 | 海南 | - | 文科 | 641 | 3172 | 10 | 本一 |
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现代师范教育的摇篮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更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之一。学校前身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于公元1161年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举办现代师范教育,1912年更名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49年改名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8年升格为本科,2018年批准为湖南省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列为湖南省本科第一批招生高校, 2021年与湖南师范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培养了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李维汉、任弼时、张国基等一批国家栋梁,涌现了段德昌、刘畴西、袁国平、郭亮、罗学瓒、方维夏等280余名革命烈士。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此求学、工作八个春秋,并在此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一系列革命活动,实现了由青年学生到职业革命家的转变、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学校具有优良的教育传统。学校历史上汇聚了徐特立、杨昌济、谢觉哉、李达、易培基、周谷城、田汉、黎锦熙、杨树达、辛树帜等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