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徐老师最新收到很多同学,咨询关于景德镇学院在福建录取分数线的问题,包含景德镇学院在福建录取位次以及招生人数的数据,本文徐老师将景德镇学院在福建五年的录取数据做一个完整的分析总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景德镇学院在福建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景德镇学院在福建的历年录取分数从低到高的区间为414分至414分,录取位次在64292 至16431排名区间,福建的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可以考虑报考景德镇学院。
1、景德镇学院在福建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7954名;
2、景德镇学院在福建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7173名;
3、景德镇学院在福建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4292名;
4、景德镇学院在福建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1231名;
5、景德镇学院在福建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1055名;
二、景德镇学院在福建2022-2018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完整数据表
1、景德镇学院在福建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22 | 福建 |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 历史 | 503 | 17954 | 2 | 本科 |
2022 | 福建 |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物理 | 479 | 64292 | 4 | 本科 |
2、景德镇学院在福建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21 | 福建 |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 历史 | 506 | 17173 | 2 | 本科 |
2021 | 福建 |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物理 | 484 | 61231 | 4 | 本科 |
3、景德镇学院在福建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20 | 福建 | - | 理科 | 461 | 61055 | 4 | 本科 |
2020 | 福建 | - | 文科 | 504 | 16431 | 2 | 本科 |
4、景德镇学院在福建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19 | 福建 | - | 理科 | 441 | 60570 | 4 | 本二 |
2019 | 福建 | - | 文科 | 508 | 16953 | 2 | 本二 |
5、景德镇学院在福建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所在批次/段 |
---|---|---|---|---|---|---|---|
2018 | 福建 | - | 理科 | 434 | 57673 | 4 | 本二 |
2018 | 福建 | - | 文科 | 496 | 17536 | 2 | 本二 |
2018 | 福建 | - | 文科 | 414 | 38056 | 5 | 专科 |
三、景德镇学院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学校概况发布时间:2021-09-16 ? 景德镇学院坐落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闻名的千年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市,是一所多科性全日制公办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为景德镇教育学院,创建于1977年,2013年升格为景德镇学院。 学校现有规划用地面积2025亩,一期建设用地1031亩,一期建筑面积约32万方米。设有10个教学二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30个。各类在校生10012人,教职工680人,其中专任教师45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6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359人(其中博士41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和省级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艺术大师、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各类人才80人。拥有纸质图书112.37万册,镜像电子图书51.8万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799.37万元。现有实验实训场所206个,校外实、实训基地163个。 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构建了以教师教育为基础,以陶瓷艺术为,多学科协调发展,构筑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